国务院印发“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附规划全文)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的通知
                                                国办发〔2022〕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已经国务院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办公厅
                                                                                                                                2022年3月3日

(此件公开发布)

                                              “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中医药工作的决策部署,明确“十四五”时期中医药发展目标任务和重点措施,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制定本规划。

一、规划背景
“十三五”期间,中医药发展顶层设计加快完善,政策环境持续优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2017年,中医药法施行。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国务院召开全国中医药大会。中医药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截至2020年底,全国中医医院达到5482家,每千人口公立中医医院床位数达到0.68张,每千人口卫生机构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0.48人,99%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8%的乡镇卫生院、90.6%的社区卫生服务站、74.5%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设置中医临床科室的二级以上公立综合医院占比达到86.75%,备案中医诊所达到2.6万家。中医药传承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中医药防控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重大慢病及重大传染性疾病临床研究取得积极进展,屠呦呦研究员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持续完善,中成药和中药饮片产品标准化建设扎实推进,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基本完成,公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达20.69%。中医药开放发展取得积极成效,已传播到196个国家和地区,中药类商品进出口贸易总额大幅增长。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坚持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中医药全面参与疫情防控救治,作出了重要贡献。
当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处于大流行状态,新发传染病不断出现,我国慢性病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传统传染病防控形势仍然严峻。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人民群众更加重视生命安全和健康质量,健康需求不断增长,并呈现多样化、差异化特点。有效应对多种健康挑战、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迫切需要加快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更好发挥其在健康中国建设中的独特优势。同时也应看到,中医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中医药优质医疗服务资源总体不足,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仍较薄弱,中西医协同作用发挥不够,中医药参与公共卫生和应急救治机制有待完善,传承创新能力有待持续增强,中药材质量良莠不齐,中医药特色人才培养质量仍需提升,符合中医药特点的政策体系需进一步健全。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实施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补短板、强弱项、扬优势、激活力,推进中医药和现代科学相结合,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和走向世界,为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更好保障人民健康提供有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加强服务体系和人才队伍建设,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重大疾病治疗、疾病康复中的重要作用,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
坚持遵循发展规律。正确把握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坚持中医药原创思维,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注重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深入发掘中医药精华,在创新中形成新特色新优势,促进中医药特色发展。
坚持深化改革创新。破除体制机制和政策障碍,完善政策举措和评价标准体系,持续推进中医药领域改革创新,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服务体系、服务模式、管理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
坚持统筹协调推进。坚持中西医并重,提升中西医结合能力,促进优势互补,共同维护人民健康。统筹谋划推进中医药服务、人才、传承创新、产业、文化、开放发展、深化改革等工作,形成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合力。
(三)发展目标。
到2025年,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明显增强,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政策和体系进一步完善,中医药振兴发展取得积极成效,在健康中国建设中的独特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中医药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融预防保健、疾病治疗和康复于一体的中医药服务体系逐步健全,中医药基层服务能力持续提升,中西医结合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中医药参与新发突发传染病防治和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显著增强。
——中医药特色人才建设加快推进。中医药教育改革深入推进,具有中医药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完善,人才成长途径和队伍结构持续优化,队伍素质不断提升,基层中医药人才数量和质量进一步提高。
——中医药传承创新能力持续增强。中医药传承创新体系进一步健全,有利于传承创新的政策机制逐步完善,基础理论和重大疾病防治研究取得积极进展,临床与科研结合更为紧密,多学科融合创新持续推进。
——中医药产业和健康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成效。中药材质量水平持续提升,供应保障能力逐步提高,中药注册管理不断优化,中药新药创制活力增强。中医药养生保健服务有序发展,中医药与相关业态持续融合发展。
——中医药文化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更为优质丰富,中医药博物馆事业加快发展,文化传播覆盖面进一步拓宽,公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持续提高,中医药文化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中医药开放发展积极推进。中医药积极参与重大传染病防控国际合作,助力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作用更加显著。中医药高质量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国际交流不断深化,服务贸易积极发展。
——中医药治理水平进一步提升。中医药领域改革持续深化,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的治理体系逐步完善,中医药信息化、综合统计、法治、监管等支撑保障不断加强,中医药治理水平持续提升。
三、主要任务
(一)建设优质高效中医药服务体系。
1.做强龙头中医医院。依托综合实力强、管理水平高的中医医院,建设一批国家中医医学中心,在疑难危重症诊断与治疗、高层次中医药人才培养、高水平研究与创新转化、解决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现代医院管理、传统医学国际交流等方面代表全国一流水平。将全国高水平中医医院作为输出医院,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在优质中医药资源短缺或患者转外就医多的省份设置分中心、分支机构,促进优质中医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
2.做优骨干中医医院。加强各级各类中医医院建设,强化以中医药服务为主的办院模式和服务功能,规范科室设置,推进执行建设标准,补齐资源配置不平衡的短板,优化就医环境,持续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建设一批中医特色重点医院。提升地市级中医医院综合服务能力。支持中医医院牵头组建医疗联合体。
3.做实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四五”行动计划,全面提升基层中医药在治未病、疾病治疗、康复、公共卫生、健康宣教等领域的服务能力。持续加强县办中医医疗机构建设,基本实现县办中医医疗机构全覆盖。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科室建设,力争实现全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设置中医馆、配备中医医师,100%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和80%以上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实施名医堂工程,打造一批名医团队运营的精品中医机构。鼓励有资质的中医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名老中医开办中医诊所。鼓励有条件的中医诊所组建家庭医生团队开展签约服务。推动中医门诊部和诊所提升管理水平。
4.健全其他医疗机构中医药科室。强化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和妇幼保健机构中医临床科室、中药房建设,有条件的二级以上公立综合医院设立中医病区和中医综合治疗区。鼓励社会办医疗机构设置中医药科室。
(二)提升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
1.彰显中医药在健康服务中的特色优势。
提升疾病预防能力。实施中医药健康促进行动,推进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升级。开展儿童青少年近视、脊柱侧弯、肥胖等中医适宜技术防治。规范二级以上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室建设。在各级妇幼保健机构推广中医治未病理念和方法。继续实施癌症中西医结合防治行动,加快构建癌症中医药防治网络。推广一批中医治未病干预方案,制定中西医结合的基层糖尿病、高血压防治指南。在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优化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鼓励家庭医生提供中医治未病签约服务。持续开展0—36个月儿童、65岁以上老年人等重点人群的中医药健康管理,逐步提高覆盖率。
增强疾病治疗能力。开展国家中医优势专科建设,以满足重大疑难疾病防治临床需求为导向,做优做强骨伤、肛肠、儿科、皮肤科、妇科、针灸、推拿及脾胃病、心脑血管病、肾病、肿瘤、周围血管病等中医优势专科专病,巩固扩大优势,带动特色发展。制定完善并推广实施一批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和临床路径,逐步提高重大疑难疾病诊疗能力和疗效水平。加强中药药事管理,落实处方专项点评制度,促进合理使用中药。鼓励依托现有资源建设中医医疗技术中心,挖掘整理并推广应用安全有效的中医医疗技术。大力发展中医非药物疗法,充分发挥其在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防治中的独特作用。加强护理人员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开展中医护理门诊试点。
强化特色康复能力。实施中医药康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依托现有资源布局一批中医康复中心,二级以上中医医院加强康复(医学)科建设,康复医院全部设置传统康复治疗室,其他提供康复服务的医疗机构普遍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探索有利于发挥中医药优势的康复服务模式。促进中医药、中华传统体育与现代康复技术融合,发展中国特色康复医学。针对心脑血管病、糖尿病、尘肺病等慢性病和伤残等,制定推广中医康复方案,推动研发中医康复器具。大力开展培训,推动中医康复技术进社区、进家庭、进机构。
2.提升中医药参与新发突发传染病防治和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完善中医药参与应急管理的制度。在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法等法律法规制修订中,研究纳入坚持中西医并重以及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加强中医救治能力建设等相关内容,推动建立有效机制,促进中医药在新发突发传染病防治和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中发挥更大作用。
加强中医药应急救治能力建设。依托高水平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建设覆盖所有省份的国家中医疫病防治基地,依托基地组建中医疫病防治队伍,提升中医紧急医学救援能力。三级公立中医医院和中西医结合医院(不含中医专科医院)全部设置发热门诊,加强感染性疾病、急诊、重症、呼吸、检验等相关科室建设,提升服务能力。
强化中医药应急救治支撑保障。加强中医药应急科研平台建设,合理布局生物安全三级水平实验室。加大国家中医药应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和疫病防治骨干人才培养力度,形成人员充足、结构合理、动态调整的人才库,提高中医药公共卫生应急和重症救治能力。完善中药应急物资保障供应机制。
3.发展少数民族医药。
加强少数民族医医疗机构建设,提高民族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少数民族医药服务能力。改善少数民族医医院基础设施条件,加强少数民族医医院专科能力、制剂能力和信息化能力建设。建立符合少数民族医医疗机构自身特点和发展规律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加大少数民族医药防治重大疾病和优势病种研究力度,有效传承特色诊疗技术和方法。鼓励和扶持少数民族医药院校教育、师承教育和继续教育。加大对少数民族医药的传承保护力度,持续开展少数民族医药文献抢救整理工作,推动理论创新和技术创新。
4.提高中西医结合水平。
推动综合医院中西医协同发展。在综合医院推广“有机制、有团队、有措施、有成效”的中西医结合医疗模式,将中医纳入多学科会诊体系,加强中西医协作和协同攻关,制定实施“宜中则中、宜西则西”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将中西医协同发展工作纳入医院评审和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推动三级综合医院全部设置中医临床科室,设立中医门诊和中医病床。打造一批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旗舰”科室,开展重大疑难疾病、传染病、慢性病等中西医联合攻关。
加强中西医结合医院服务能力建设。建立符合中西医结合医院特点和规律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修订中西医结合医院工作指南。加强中西医结合医院业务用房等基础设施建设,强化设备配置。开展中西医结合学科和专科建设,促进中西医联合诊疗模式改革创新。
提升相关医疗机构中医药服务水平。引导专科医院、传染病医院、妇幼保健机构规范建设中医临床科室、中药房,普遍开展中医药服务,创新中医药服务模式,加强相关领域中医优势专科建设。优化妇幼中医药服务网络,提升妇女儿童中医药预防保健和疾病诊疗服务能力。
5.优化中医医疗服务模式。
完善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功能,优化服务流程和方式,总结推广中医综合诊疗模式、多专业一体化诊疗模式和集预防、治疗、康复于一体的全链条服务模式。推进智慧医疗、智慧服务、智慧管理“三位一体”的智慧中医医院建设。建设中医互联网医院,发展远程医疗和互联网诊疗。持续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五个一”服务行动。构建覆盖诊前、诊中、诊后的线上线下一体化中医医疗服务模式,让患者享有更加便捷、高效的中医药服务。
(三)建设高素质中医药人才队伍。
1.深化中医药院校教育改革。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动中医药教育改革与高质量发展。建立以中医药课程为主线、先中后西的中医药类专业课程体系,优化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和教材组织,增设中医疫病课程,增加经典课程内容,开展中医药经典能力等级考试。强化中医思维培养,建立早跟师、早临床学习制度,将师承教育贯穿临床实践教学全过程。加大对省(部)局共建中医药院校改革发展的支持力度,推动建设100个左右中医药类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加强中医临床教学能力建设,提升高校附属医院和中医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教学能力。实施卓越中医药师资培训计划。依托现有资源,支持建设一批中医药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专业(群)。
2.强化中医药特色人才队伍建设。实施中医药特色人才培养工程(岐黄工程)。打造岐黄学者品牌,持续开展岐黄学者培养、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研修等项目,做强领军人才、优秀人才、骨干人才梯次衔接的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一批高水平中医药重点学科。构建符合中医药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发展中医药师承教育,建立高年资中医医师带徒制度,与职称评审、评优评先等挂钩,持续推进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将综合医院、妇幼保健院等医疗机构中医药人才纳入各类中医药人才培养项目。按照“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要求,加强基层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根据需求合理确定中医专业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培养医学生规模,在全科医生特岗计划中积极招收中医医师。推广中医药人员“县管乡用”,探索推进轮岗制与职称评审相衔接。适当放宽长期服务基层的中医医师职称晋升条件,表彰奖励评优向基层一线和艰苦地区倾斜,引导中医药人才向基层流动。
3.完善落实西医学习中医制度。开展九年制中西医结合教育试点。增加临床医学类专业中医药课程学时,将中医药课程列为本科临床医学类专业必修课和毕业实习内容,在临床类别医师资格考试中增加中医知识。落实允许攻读中医专业学位的临床医学类专业学生参加中西医结合医师资格考试和中医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政策要求。在高职临床医学类专业中开设中医基础与适宜技术必修课程。临床、口腔、公共卫生类别医师接受必要的中医药继续教育,综合医院对临床医师开展中医药专业知识轮训,使其具备本科室专业领域的常规中医诊疗能力。加强中西医结合学科建设,培育一批中西医结合多学科交叉创新团队。实施西医学习中医人才专项,培养一批中西医结合人才。

(四)建设高水平中医药传承保护与科技创新体系。
1.加强中医药传承保护。实施中医药古籍文献和特色技术传承专项,编纂出版《中华医藏》,建立国家中医药古籍和传统知识数字图书馆。加强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老药工传统技艺等的活态传承,支持中医学术流派发展。推动出台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条例,建立中医药传统知识数据库、保护名录和保护制度。
2.加强重点领域攻关。在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科技计划中加大对中医药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深化中医原创理论、中药作用机理等重大科学问题研究。开展中医药防治重大、难治、罕见疾病和新发突发传染病等诊疗规律与临床研究。加强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研究。加强开展基于古代经典名方、名老中医经验方、有效成分或组分等的中药新药研发。支持儿童用中成药创新研发。推动设立中医药关键技术装备项目。
3.建设高层次科技平台。依托现有资源,建设一批国家级中医药研究平台,研究布局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推进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和中国中医药循证医学中心建设。发挥中国中医科学院“国家队”作用,实施中医药科技创新工程。
4.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建设一批中医药科技成果孵化转化基地。支持中医医院与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等加强协作、共享资源。鼓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建立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在成果转化收益分配、团队组建等方面赋予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更大自主权。
(五)推动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1.加强中药资源保护与利用。支持珍稀濒危中药材人工繁育。公布实施中药材种子管理办法。制定中药材采收、产地加工、野生抚育及仿野生栽培技术规范和标准。完成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建立全国中药资源共享数据集和实物库,并利用实物样本建立中药材质量数据库,编纂中国中药资源大典。
2.加强道地药材生产管理。制定发布全国道地药材目录,构建中药材良种繁育体系。加强道地药材良种繁育基地和生产基地建设,鼓励利用山地、林地推行中药材生态种植,优化生产区域布局和产品结构,开展道地药材产地和品质快速检测技术研发,集成创新、示范推广一批以稳定提升中药材质量为目标的绿色生产技术和种植模式,制定技术规范,形成全国道地药材生产技术服务网络,加强对道地药材的地理标志保护,培育一批道地药材知名品牌。
3.提升中药产业发展水平。健全中药材种植养殖、仓储、物流、初加工规范标准体系。鼓励中药材产业化、商品化和适度规模化发展,推进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养殖。鼓励创建以中药材为主的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和以中药材为主导的农业产业强镇。制定实施全国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继续推进中药炮制技术传承基地建设,探索将具有独特炮制方法的中药饮片纳入中药品种保护范围。加强中药材第三方质量检测平台建设。研究推进中药材、中药饮片信息化追溯体系建设,强化多部门协同监管。加快中药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建设,加强技术集成和工艺创新,提升中药装备制造水平,加速中药生产工艺、流程的标准化和现代化。
4.加强中药安全监管。提升药品检验机构的中药质量评价能力,建立健全中药质量全链条安全监管机制,建设中药外源性有害残留物监测体系。加强中药饮片源头监管,严厉打击生产销售假劣中药饮片、中成药等违法违规行为。建立中成药监测、预警、应急、召回、撤市、淘汰的风险管理长效机制。加强中药说明书和标签管理,提升说明书临床使用指导效果。
(六)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业。
1.促进和规范中医药养生保健服务发展。促进中医健康状态辨识与评估、咨询指导、健康干预、健康管理等服务规范开展。推广太极拳、八段锦等中医药养生保健方法和中华传统体育项目,推动形成体医结合的健康服务模式。鼓励中医医疗机构为中医养生保健机构提供技术支持,支持中医医师依照规定提供服务。
2.发展中医药老年健康服务。强化中医药与养老服务衔接,推进中医药老年健康服务向农村、社区、家庭下沉。逐步在二级以上中医医院设置老年病科,增加老年病床数量,开展老年病、慢性病防治和康复护理。推动二级以上中医医院与养老机构合作共建,鼓励有条件的中医医院开展社区和居家中医药老年健康服务。鼓励中医医师加入老年医学科工作团队和家庭医生签约团队,鼓励中医医师在养老机构提供保健咨询和调理服务。推动养老机构开展中医特色老年健康管理服务。在全国医养结合示范项目中培育一批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医养结合示范机构,在医养结合机构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
3.拓展中医药健康旅游市场。鼓励地方结合本地区中医药资源特色,开发更多体验性强、参与度高的中医药健康旅游线路和旅游产品,吸引境内外消费者。完善中医药健康旅游相关标准体系,推动中医药健康旅游高质量发展。
4.丰富中医药健康产品供给。以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功能性化妆品、日化产品为重点,研发中医药健康产品。鼓励围绕中医养生保健、诊疗与康复,研制便于操作、适于家庭的健康检测、监测产品及自我保健、功能康复等器械。
(七)推动中医药文化繁荣发展。
1.加强中医药文化研究和传播。深入挖掘中医药精华精髓,阐释中医药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加强中医药学与相关领域协同创新研究。实施中医药文化传播行动,推动建设体验场馆,培育传播平台,丰富中医药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推动中医药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进一步丰富中医药文化教育。加强中医药机构文化建设。加大对传统医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保护传承力度。加强中医药科普专家队伍建设,推动中医医疗机构开展健康讲座等科普活动。建设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角。开展公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监测。
2.发展中医药博物馆事业。开展国家中医药博物馆基本建设,建成国家中医药数字博物馆。促进中医药博物馆体系建设,强化各级各类中医药博物馆收藏研究、社会教育、展览策划和文化服务功能,加强数字化建设,组织内容丰富的中医药专题展览。
3.做大中医药文化产业。鼓励引导社会力量通过各种方式发展中医药文化产业。实施中医药文化精品行动,引导创作一批质量高、社会影响力大的中医药文化精品和创意产品。促进中医药与动漫游戏、旅游餐饮、体育演艺等融合发展。培育一批知名品牌和企业。
(八)加快中医药开放发展。
1.助力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积极参与全球卫生健康治理,推进中医药参与新冠肺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控国际合作,分享中医药防控疫情经验。在夯实传播应用基础上,推进中医药高质量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实施中医药国际合作专项,推动社会力量提升中医药海外中心、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建设质量,依托现有机构建设传统医学领域的国际临床试验注册平台。指导和鼓励社会资本设立中医药“一带一路”发展基金。推进在相关国家实施青蒿素控制疟疾项目。
2.深化中医药交流合作。巩固拓展与有关国家的政府间中医药合作,加强相关政策法规、人员资质、产品注册、市场准入、质量监管等方面的交流。鼓励和支持有关中医药机构和团体以多种形式开展产学研用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中医药文化海外传播与技术国际推广相结合。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采用市场化方式,与有合作潜力和意愿的国家共同建设一批友好中医医院、中医药产业园。加强与港澳台地区的中医药交流合作,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高地,打造高水平中医医院、中医优势专科、人才培养基地和科技创新平台。
3.扩大中医药国际贸易。大力发展中医药服务贸易,高质量建设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推动中医药海外本土化发展,促进产业协作和国际贸易。鼓励发展“互联网+中医药贸易”。逐步完善中医药“走出去”相关措施,开展中医药海外市场政策研究,助力中医药企业“走出去”。推动中药类产品海外注册和应用。
(九)深化中医药领域改革。
1.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评价体系。建立完善科学合理的中医医疗机构、特色人才、临床疗效、科研成果等评价体系。健全公立中医医院绩效考核机制,常态化开展三级和二级公立中医医院绩效考核工作。完善各类中医临床教学基地标准和准入制度。建立完善符合中医药特点的人才评价体系,强化中医思维与临床能力考核,将会看病、看好病作为中医医师的主要评价内容。研究建立中医药人才表彰奖励制度。研究优化中医临床疗效评价体系,探索制定符合中医药规律的评价指标。通过同行评议、引进第三方评估等方式,完善有利于中医药创新的科研评价机制。
2.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立体现中医医院特点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推动公立中医医院发展方式从规模扩张转向提质增效和中医内涵式特色发展,运行模式从粗放管理转向精细化管理,资源配置从注重物质要素转向更加注重人才技术要素。推进公立中医医院人事管理制度和薪酬分配制度改革,落实“两个允许”要求。落实公立中医医院总会计师制度。建立完善中医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推进中医病案质量控制中心和中药药事管理质控中心建设。完善中医医院院感防控体系。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改善中医医务人员工作环境和条件,在全社会营造尊重中医的良好氛围。
3.完善中医药价格和医保政策。建立以临床价值和技术劳务价值为主要依据、体现中医药特点的中医医疗服务卫生技术评估体系,优化中医医疗服务价格政策。在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中重点考虑中医医疗服务项目。医疗机构炮制使用的中药饮片、中药制剂实行自主定价,符合条件的按程序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改善市场竞争环境,引导形成以质量为导向的中药饮片市场价格机制。将符合条件的中医医疗服务项目和中药按程序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探索符合中医药特点的医保支付方式,遴选和发布中医优势病种,鼓励实行中西医同病同效同价。一般中医诊疗项目可继续按项目付费。继续深化中医药参与按床日付费、按人头付费等研究。支持保险公司、中医药机构合作开展健康管理服务,鼓励商业保险机构开发中医治未病等保险产品。
4.改革完善中药注册管理。优化中药临床证据体系,建立中医药理论、人用经验和临床试验“三结合”的中药注册审评证据体系,积极探索建立中药真实世界研究证据体系。探索中药饮片备案、审批管理,优化医疗机构中药制剂注册管理。推进古代经典名方目录制定发布,加快收载方剂的关键信息考证。
5.推进中医药领域综合改革。建设10个左右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鼓励在服务模式、产业发展、质量监管等方面先行先试,打造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高地。开展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市(县)创建工作。开展医疗、医保、医药联动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点,发扬基层首创精神,完善更好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医改政策。
(十)强化中医药发展支撑保障。
1.提升中医药信息化水平。依托现有资源持续推进国家和省级中医药数据中心建设。优化升级中医馆健康信息平台,扩大联通范围。落实医院信息化建设标准与规范要求,推进中医医院及中医馆健康信息平台规范接入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加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数据应用服务的安全防护,增强自主可控技术应用。开展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分级评价和医院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鼓励中医辨证论治智能辅助诊疗系统等具有中医药特色的信息系统研发应用。
2.建立国家中医药综合统计制度。逐步完善统计直报体系,建立与卫生健康统计信息共享机制。加强综合统计人才队伍建设,构建统一规范的国家中医药数据标准和资源目录体系,建设国家、省级中医药综合统计信息平台,建立统计数据定期发布机制,稳步推动数据资源共享开放。
3.加强中医药法治建设。深入推进中医药法贯彻实施,完善中医药法相关配套制度。推动制修订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加强对地方性法规建设的指导。进一步推进全国人大常委会中医药法执法检查报告及审议意见落实工作。建立不良执业记录制度,将提供中医药健康服务的机构及其人员诚信经营和执业情况依法依规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强化中医药监督执法工作,健全长效机制,落实执法责任,加强人员培训,完善监督执法规范,全面提高中医药监督能力和水平。
4.深化中医药军民融合发展。加强军地双方在中医药学科建设、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合作,完善工作机制和政策措施,畅通信息交流渠道,加快军事中医药学科全面建设与发展,提高军队中医药整体保障水平。
四、强化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国务院中医药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统筹职能,加强工作协调,及时研究和推动解决中医药发展重要问题。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完善中医药工作跨部门协调机制,支持和促进中医药发展,推动将中医药相关工作纳入政府绩效考核。建立健全省、市、县级中医药管理体系,合理配置人员力量。
(二)强化投入保障。各级政府通过现有资金渠道积极支持中医药发展,落实对公立中医医院的办医主体责任。支持通过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渠道,推进符合条件的公立中医医院建设项目。引导社会投入,打造中医药健康服务高地和学科、产业集聚区。鼓励金融机构依法依规为符合条件的中医药领域项目提供金融支持,进一步完善中医药发展多元化投入机制。
(三)健全实施机制。加强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两级规划衔接。强化规划编制实施的制度保障,建立监测评估机制,监测重点任务、重大项目、重大改革举措的执行情况,进行中期、末期评估,及时发现并解决重要问题,确保本规划顺利实施。
(四)注重宣传引导。做好政策解读和培训,加强正面宣传和科学引导,大力宣传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成效,及时回应群众关切,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及时总结提炼地方好的做法和经验,加强典型报道,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各方面积极作用,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和支持中医药发展的良好格局。

中药行业研究报告:四大中药产业投资逻辑分析

一、中药历史悠久,瑰宝值得传承

中药概述

中药有五千年历史,始终把人作为一个整体,讲求标本兼治。中国人普遍认为中药能够预防及治疗疾病,且长远看可强身健体,并且副作用较少。中医药产业链包括上游的中药材种植业,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行业,中游为中成药制造业,下游为医药流通企业、医疗机构和药店零售终端等。

中成药市场持续稳定增长

中国传统中医药市场可大致分为中成药、传统中药饮片及中药保健品。中成药以中药材料作为主要成分,并根据《中国药典》及《部颁标准》所 记载的标准、质量和配方制造,产品可为各种形式,如药丸、胶囊、药片、散剂、口服液及药水。传统中药饮片由按传统中医药工序(包括煮、 蒸、炒、斩、切)以动物组织加工而成,中药保健品的有效成分为传统中药萃取物或草药及动物组织。

按生产销售额计,2019年中成药占中国传统中医药市场的比例为63.4%,传统中药饮片占比为14.7%,中药保健品占比为21.9%。中国中成药市场在2015-2019年经历快速增长,市场规模由2015年的约人民币6252亿元增至2019年的约人民币8149亿元,年复 合增长率约为6.8%,预计2024年中成药市场将增至11375亿元。

中药治“未病”优势突出,符合现代预防医学观念

中医治“未病”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黄帝内经》,经过历朝名医传承改进,其理论逐渐成熟。治“未病”即采取预防或治疗手段,防止疾病发 生、发展的方法,包含了两种意义,一是指未病之前,防病于未然,预防疾病的发生;二是既病之后防其传变,强调早期诊断和治疗,及时控制 疾病的发展演变。中医药治“未病”的思想符合现代预防医学观念,实际临床中也多有应用,已有多篇文献验证了中药在治“未病”方面的独特优势。

二、基药目录调整在即,“986”政策刺激中药放量

基药目录中成药占比逐步提高,新版调整在即

自1977年WHO首次提出基本药物理念后,全球已有160多个国家制定了本国的《基本药物目录》,其中105个国家制定和颁布了国家基本药物政 策。我国从1979年开始引入“基本药物”的概念,到2018版(685)基药目录,一共发布过五版。

2018版基药目录共调入药品187种,调出22种(其中有17个为化药),目录总品种数量由原来的520种增加到685种,其中西药417种、中成药268种。中成药数量占比进一步提升至39.12%。直到2018年版基药目录,才将儿科单独划分一类,2018年基药目录儿科用药中,化药仅有3种,中成药有六大类13种。

“986”目标尚有差距,刺激中药放量

2019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做好短缺药品保供稳价工作的意见》提到,要逐步实现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二级公立医院、 三级公立医院基本药物配备品种数量占比原则上分别不低于90%、80%、60%,推动各级医疗机构形成以基本药物为主导的“1+X”(“1”为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X”为非基本药物,由各地根据实际确定)用药模式,优化和规范用药结构。2020年上半年,基本药物使用品规数为1119 种,使用金额占比27.63%,使用频度占比51.58%。距离“986”仍有不小差距。

2021年11月1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药政司就《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管理办法(修订草案)》公开征求意见,新版基药目录发布在即。2018年目录 调整后,各级医院基本药物使用金额、使用频度占比均有所上升。中成药作为基药目录的重要成分,有望借此加速放量。

三、中药配方颗粒试点工作结束,行业进入新阶段

中药配方颗粒行业高速增长,业内竞争格局态势明显

中药配方颗粒是由单味中药饮片按传统标准炮制后经提取浓缩制成的、供中医临床配方用的颗粒,又称单味中药配方颗粒、免煎中药。它保证了 原中药饮片的全部特征,能够满足医师进行辨证论治,随证加减,药性强、药效高、同时又具有不需要煎煮、直接冲服、服用量少、作用迅速、 成份完全、疗效确切、安全卫生、携带保存方便、易于调制和适合工业化生产等许多优点。(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2001年国家发布《中药配方颗粒管理暂行规定》,将中药配方颗粒纳入中药饮片范畴,中药配方颗粒已有20年的发展历史。由于中药配方颗粒的 携带便利、服用简单、无需煎煮等优点,近年来中药配方颗粒市场规模迅速增长,工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中药配方颗粒终端销售收入占 中药饮片比重约26.01%,市场规模约502.59亿元。随着试点工作的结束,我们预计2022年中药配方颗粒行业规模较2021年增长率为15%-20%, 将达到704亿元-735亿元。按销售额统计,2019年我国中药配方颗粒市场中,感冒用药占比最大,达18.67%,其次为清热解毒用药,市场占比达11.13%, 儿科感冒用药市场占比达7.17%。

国家级试点 所属上市公司 品种 产能 开放试点时间 江阴天江 中国中药700余种 约14300吨 (2017年)2001年 广东一方2001年 四川新绿色- 780余种 约10000吨(2021年)2002年 北京康仁堂 红日药业600余种 约3800吨(2021年)2002年 华润三九 华润三九600余种 约47250吨(2015年)2002年 南宁培力 培力农本方600余种 约5000吨(2021年)2004年 国家级中药配方颗粒试点生产企业 ;由于2001年《中药配方颗粒管理暂行规定》出台至今,国内中药配方颗粒市场一直处于试点阶段,国家层面只批准了6家试点生产企业,包括江 阴天江药业、华润三九现代中药、广东一方制药有限公司、四川新绿色药业、北京康仁堂药业、南宁培力制药。国家级试点江阴天江、广东一方 均被中国中药收购。

中国中药是中药配方颗粒领域的绝对龙头,2020年中国中药在中药配方颗粒板块收入101亿元,按出厂价统计市场份额占比超过50%。以此推算,2020年红日药业中药配方颗粒市场份额为15%-20%。(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四、上游原材料涨价,OTC类产品或将迎来涨价潮

OTC类产品上游原材料涨价,推动产品提价

2020以来,由于疫情影响正常生产活动,2021年频频发生的自然灾害,叠加中药材本身的价格周期,我国中药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中药材价格 指数中,综合200、家种100、野生99迅速上升,2020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28日三种价格指数分别上涨20%、21%、24%;从中药材天地共 公布数据看,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25日期间,安国市场726种中药原材料中,398种价格均有所上涨,占比达54.8%。

OTC类产品的典型代表安宫牛黄丸和片仔癀的主要原料也有不同程度的涨价,安宫牛黄丸的组方是:牛黄、麝香、犀牛角、珍珠、黄连、黄芩、 栀子、郁金、朱砂、雄黄、冰片等。其中郁金、栀子2021年12月平均价格分别为36元/千克、18元/千克,相比2020年同期涨幅分别为140%、89%;片仔癀的主要原料包括牛黄、麝香、三七、蛇胆,其中天然牛黄、三七2021年12月平均价格分别为55万元/千克、150元/千克,相比2020年同期涨价幅度分别为37.5%、15.38%。

片仔癀、安宫牛黄丸等产品对标的并非是药品市场,而是OTC保健品市场,对消费者而言,购买片仔癀更多的也是谋求其保健品属性而非其药品 属性;在医保框架之外也让片仔癀等保健品具备较强的提价能力。

此外,天然麝香取自天然林麝的分泌腺,十分珍贵,由于其获得方式的稀缺性,在我国处于严格管控状态,目前仅有13家厂家拥有使用天然麝香 的资格。考虑到我国消费者对“天然”产品的偏好,原料的稀缺性及使用许可进一步为公司产品背书,推动产品提价。2005年至2021年间,片仔 癀共提价11次,单价从125元提至590元,涨幅达372.00%;同仁堂提价3次,单价从350元提至860元,涨幅达145.71%。

片仔癀:稀缺名贵中药标的,积极布局大健康产业

公司是国家商务部认定的首批“中华老字号”企业之一,核心产品片仔癀系列销售额持续增长,同时积极实施大健康发展战略,产品结构不断优 化。

独家名贵中药品种“片仔癀”,市场需求旺盛。公司独家生产的传统名贵中成药片仔癀,处方及工艺为国家秘密,同时国家有关部门为保护野生 麝资源,仅准许片仔癀等少数几个传统名贵中药品种继续使用天然麝香,更进一步增强了片仔癀的稀缺和名贵程度。自上市以来,片仔癀已经经 历了多轮提价,市场需求依然旺盛。

“一核两翼”战略持续推进,基本形成健康领域多业态聚集格局。2021年公司继续实施“一核两翼”大健康发展战略,在夯实以片仔癀为核心的 医药制造业的基础上,加强化妆品、日化产品及保健品、保健食品两翼,并同时拓展医药流通业为补充。公司近年来积极布局经典名方,丰富公 司产品线,片仔癀牌的“安宫牛黄丸”已成功推向市场。经过数年的精心打造和努力奋斗,公司基本形成了健康领域多业态聚集的格局,产品结 构得到优化。

持续推进片仔癀现代化,积极拓展新药研发。公司继续围绕片仔癀及其他自主优势品种开展大品种技术提升系统研究,精准推进片仔癀等独家品 种的“中医药现代化”进程,片仔癀增加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功能主治的临床试验补充申请获国家药监局批准,取得《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 书》;继续深入开展片仔癀治疗肝癌、肝纤维化、带状疱疹等临床研究、药理毒理、质量标准研究课题40余项。另一方面,公司紧跟国际医药前 沿技术,围绕临床发病率高、缺乏有效治疗方案的老年疾病、慢性疾病、难治性疾病等,进一步加大特色中药新药、经典名方、化药创新药等药品 的研发规划和投入。

 

农业农村部:制定智慧农业相关补贴政策,加强智慧农业重点项目建设

日前,农业农村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提出的“关于大力发展智慧农业推进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的建议,在其农业农村部网站发布了《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9961号建议的答复》,就相关问题进行了详细回答。

一、关于加强智慧农业重点项目建设

近年来,农业农村部积极推动把智慧农业和数字乡村建设作为乡村振兴战略、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统筹部署实施。组织实施农业物联网区域试验工程、数字农业试点项目、精准农业应用项目等,推进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加工各环节融合应用。累计建设9个农业物联网示范省、100个数字农业试点项目,认定210个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支持近12万套农机信息化改造,征集推介426项农业物联网应用成果和模式。

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持续谋划实施智慧农业工程,推进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深度融合,加快农业全产业链数字化转型。一是加强智慧农业关键技术创新攻关。在专用传感器、精准作业、农业机器人等领域加快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二是推进智慧农业产品技术产业化应用。建设一批数字农业创新应用基地,认定一批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推广农业自动监测、智能控制、自主作业等先进适用智能装备和农场在线管理系统,加快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数字化转型。三是培育智慧农业产业体系。建立和完善以政府为主体、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健全产品和技术推广机制,建立社会化配套技术服务体系。

二、关于制定智慧农业相关补贴政策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是党中央、国务院出台的一项重要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凡是符合农机购置补贴对象条件的主体,均可按程序申请农机购置补贴,享受国家政策。我部和财政部注重发挥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引导作用,已将植保无人驾驶航空器、农业用北斗终端及辅助驾驶系统、水产养殖水质监测设备等智能农机产品纳入补贴范围。《2021—2023年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各省可围绕智能农机产品的推广应用,将部分品目产品补贴额测算比例提高至35%。暂不在补贴范围的产品可通过农机新产品试点、农机专项鉴定等渠道按程序纳入补贴。

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持续加快智能化农业机械研发进程,并针对农业机器人等前沿领域,推动设立研发专项;支持具有创新能力的农机龙头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牵头承担研发任务,加快推动智能农机核心零部件研发创新。在此基础上加大示范推广和购置补贴力度,逐步将更多符合条件的智能农机产品纳入农机购置补贴范围,助力智慧农业发展。

三、关于加大农业农村信息化标准建设力度

农业农村部高度重视农业农村信息化标准工作,于2016年成立了部农业信息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初步设立了大数据、物联网、网络信息安全、电子商务四个标准工作组。成立以来,该委员会开展农业信息化标准化研究,提出标准体系,推进标准规范制修订,农业信息化标准化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目前,标委会研究制定了《农业信息化标准体系(暂行)》,正式制发《农业信息基础元数据》《农业数据共享技术规范》2项标准,《农业大数据核心元数据》《农业物联网应用服务》《农产品批发市场分类预编码》《高标准农田气象保障工程建设》《农产品市场信息采集产品分级规范》等多项标准进入编制和报批阶段。其中,《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数据库规范》在完成农村土地确权工作中起到重要作用,《农业数据共享技术规范》和《农业信息基础共享元数据》等现行农业信息化行业标准,在标准适用范围进行了推广,特别是在推进我部农业数据资源整合相关工作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农业信息化行业标准的制修订逐步走上快车道。

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继续充分发挥标准对促进技术融合、业务融合、数据融合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强化顶层设计,将标准化纳入“十四五”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规划;加快体系建设,出台“十四五”农业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开展国际合作,推动农业农村信息化标准化更好融入双循环格局;筹划建设数字农业标准检测中心,通过标准工作提升农业信息化应用水平。

四、关于农业数据开放共享

“十三五”期间,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我部印发了《关于推进农业农村大数据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农业农村大数据发展和应用的5项基础性工作和11个重点领域,对农业农村大数据发展和应用做出总体安排。2016年起,在北京等21个省份开展了涉农数据共享、单品种大数据建设等四个方面的农业农村大数据建设试点工作。开展水稻、大豆、油料、棉花等8个重要农产品全产业链大数据中心建设试点。2017年11月,建成上线重点农产品市场信息平台,聚合全链条数据资源,推动大数据在行政管理领域深度应用。2018年1月上线部网站数据频道并于2020年3月改版升级,为广大公众提供大量权威、及时、可机读、可再加工利用的数据,公众可利用开放的数据开发丰富的数据产品,更加充分挖掘数据的价值。

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不断升级完善农业农村大数据硬件设施和软件环境,推进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建设,持续推进单品种全产业链大数据中心建设,完善全产业链数据采集、处理、挖掘、分析、预警、预测系统,实现对重要农产品生产、经营、管理、服务全链条全过程全渠道的有效监管、智能决策和科学管理。

五、关于强化智慧农业人才队伍建设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19—2025年)》都把培养数字农业技术人才作为一项重要保障措施,作出了专门部署。一是支持高校开设智慧农业相关课程。2018年以来,教育部先后批准10余所农业高校开设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本科专业,批准开设智慧农业专业15个、农业智能装备工程专业6个、智慧牧业科学与工程2个。同时支持涉农高校开展农机装备、智慧农业创新研究,重点围绕农业生产数字化设计、智慧化控制、精准化运行等环节,支持和推动高校在遥感、信息、计算机和现代加工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向农业生产领域转化。二是鼓励信息化人才进入农业领域。积极搭建返乡入乡创业平台,2017年起连续三年举办全国新农民新技术创业创新博览会,吸引和鼓励社会人才投身智慧农业发展。通过培育壮大创新创业群体,推进产学研结合,引导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协会等机构的信息化人才积极参与智慧农业科学研究、应用推广,推动智慧农业技术成果不断涌现。三是大力开展农村智慧农业人才培训。2018年起,我部会同中组部举办农业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电子商务专题培训班,截至目前,共举办14期,累计培训学员1500人。2015年起,我部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提高广大农民运用手机查询信息、网络营销、获取服务、便捷生活的能力,累计培训受众超过1亿人次。

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继续加大数字农业人才培养,强化农村基层干部信息化意识;继续开展好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和电子商务培训,进一步教会农民专业技能,让手机成为“新农具”,直播成为“新农活”,为数字农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解读2021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攻坚克难,破浪前行

解读2021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攻坚克难,破浪前行 – 综合 –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无疑是中国新一年经济政策的风向标,为来年我国经济发展和宏观政策指明了方向。从今年经济工作会议公报的内容来看,在政策内涵、施策手段等方面都还是有相当大的变化的。

第一,看一下中央对于当前形势的判断。公报的表述是“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这一表述与前几年“复杂严峻、存在诸多不确定性”的笼统表述相比是非常清晰、精准的,可谓是直指要害。

需求收缩包括了内需和外需。从外部环境看,虽然全球经济整体复苏,但基础并不稳固,波动性大、脆弱性高、结构性失衡等特征凸显。预计2022年全球经济增速将逐渐回落至常态,供应链瓶颈加剧通胀压力,全球滞胀风险加大。相对应的是,今年支撑我国外贸出口增长的因素有所减弱,明年出口额大概率呈回落态势。从内部消费看,2022年制约消费的收入、疫情、避险倾向等因素将取得一定程度的好转,新冠疫情对消费的影响逐渐长尾化,但大幅度的改善依旧难以实现,消费复苏依旧乏力。

供给冲击主要是两方面,一是大宗商品涨价,在供给受阻加之货币溢出效应的双重作用下,生产成本上升带来的输入型通胀压力。二是在中美科技战和疫情影响下,供应链的稳定性面临冲击,产业供应效率还没有恢复,或有“卡脖子”和断供风险。供给冲击最终的影响,就是通胀压力增加。

预期转弱实际上更应该予以重视。在金融视角里,信心比黄金还珍贵。预期和现实会相互影响,预期越悲观,消费和投资也越谨慎。一旦全社会都形成了这种氛围,这个预期是很难逆转的。所以说预期转弱,不是一个简单的主观想法的改变,而是一个严峻的客观环境的变化。一旦到了恶性循环的阶段,就会对需求形成强烈的负反馈,所以要求我们要做好预期管理,稳定市场预期。

第二,如何正确认识和把握“稳”字。中央确立明年经济工作的总基调是“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会议指出,稳定宏观经济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政治问题。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担负起稳定宏观经济的责任,各方面要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慎重出台有收缩效应的政策,政策发力适当靠前。”要求各方面要努力实现明年经济平稳开局,向好发展。

(一)“稳字当头”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

为什么要“稳字当头”?一是要抗冲击,二是要防风险,三是要保平衡。冲击主要来自于外部,中美多方面的角逐和博弈,新冠疫情的变化,以及潜在的全球金融危机等等,都有可能造成巨大的冲击。风险主要来自内部,包括庞大的地方政府债务、企业债务违约、可能出现经济“类滞胀”等等。保平衡就是在保持稳定发展的同时兼顾多方面目标,譬如在宏观调控政策跨周期和逆周期之间,在环境约束与经济运行之间,在全局统筹与局部实际情况之间,都要找到平衡点、把握好尺度。

(二)在宏观层面,核心是稳增长

稳增长的主要手段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会议提出,明年财政政策转向更积极,强调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超前开展基建投资,以基建托底经济,质和量并重。预计明年还将在支持国民经济薄弱环节、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能等方面推出新的更大力度的政策组合。

货币政策正式转向宽松,明年上半年可能延续降准,必要时还可能小幅下调政策利率。在经济面临新的下行压力、房地产风险明显暴露情况下,加大力度对冲经济下行压力,实现房地产软着陆,并支持实体经济、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绿色经济、新基建,实现跨周期调节和高质量发展。

(三)在微观层面,稳就业是第一要务

就业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经济下行首当其冲影响就业。会议从宏观层面提出,“要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强化就业优先导向,提高经济增长的就业带动力”;从微观层面提出,“要抓好重点群体就业,落实落细稳就业举措”。

针对不同就业对象,要从完善就业政策、转变就业观念、细化就业举措和灵活就业方式等方面多管齐下,破解劳动力供需的结构性矛盾,解决好各类重点群体的就业难题。

(四)在社会心理层面,关键是稳预期

会议确立“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经济工作总基调,是从根本大局出发稳定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市场信心。

会议提出七大政策组合,将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有机结合,强化政策协同发力,是从经济运行层面稳定发展预期,引导市场正确有效投资。

会议提出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的五个领域,进一步理顺各方在这些领域存在的认知偏差,是从思想认识层面形成长期、合理、稳定的预期,激发市场主体的长期投资热情。

第三,“稳中求进”是工作目标,如何求“进”?

(一)强调要科技创新求“进”

科技创新,是经济发展的不竭源泉和核心内生动力。尤其在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风起云涌的时代大背景下,更是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作用,开新路、解难题、破危局。

会议提出,将实施科技体制改革三年行动方案,制定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规划。这将进一步激活科技体制,产出更多基础研究科技成果,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深化产学研用结合。完善优化科技创新生态,形成扎实的科研作风。

(二)必须要深化改革求“进”

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必须进一步理顺经济结构、疏通制度堵点、优化营商环境,从而激发经济主体活力、保障经济发展速度、全面提升发展质量。

会议提出,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在畅通国内大循环、突破供给约束堵点,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促进形成统一强大的国内市场;要抓好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在高质量发展中发挥资本市场更重要的作用,促进技术要素与资本要素结合发展;要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任务,不断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推动企业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和竞争力,促进国有资本保值增值。

(三)要求以精准施策求“进”

以问题为导向,精准施策,是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一大特色。预计这将成为今后政策制订和执行的主要模式,对于各部委、地方政府的决策水平和施政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尤其是对各级领导干部专业能力的严峻考验。

精准施策体现在此次会议的方方面面。譬如,在财政政策方面,会议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在市场非常关注的房地产领域,会议提出要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在改革开放政策方面,会议提出要调动地方改革积极性,鼓励各地因地制宜、主动改革;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方面,要“统筹协调、分类施策、精准拆弹”;在正确认识和把握碳达峰碳中和方面,指出“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不能搞“一刀切”等。

第四,会议公报里还有几个与以往不同的地方,需要特别注意。

(一)澄清了思想认识上的几个重要问题

目前我们在共同富裕、资本特性、初级产品供给、重大风险防范和双碳目标等五个方面存在较大分歧,各方面争论很大、把握不准,执行中存在可左可右、可轻可重、可快可慢的问题。此次会议对此进行了清晰明确的阐述,针对性地解疑释惑、正本清源、指明方向,厘清了此前的种种模糊认知,进一步纠正认识偏差和执行偏差,向市场发出了明确的稳定信号,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非常强的理论和现实双重指导意义。

(二)突出强调系统思维的重要性

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相互关联的复杂系统,制定和实施经济政策都要坚持全局观念和系统思维,加强政策之间统筹协调,形成政策合力。会议公报采用“结构政策”代替以往“产业政策”的提法,表明更加重视从经济体系和产业体系的全局性系统思维出发,通过影响框架条件来引导和改变经济主体的决策,减少对具体经济结构的直接干涉,更加尊重市场规律,也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脉相承。

(三)特别提出领导干部要提高领导经济工作的专业能力

近年来部分地方与部委在出台政策时经常会出现前后矛盾反复、不尊重实际以及简单一刀切的现象,如疫情防控、拉闸限电、地产调控等方面。为此,会议提出:“领导干部要加强经济学知识、科技知识学习,特别是要悟透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正确政绩观,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慎重决策、慎重用权。要加强调查研究,坚持’三严三实’,坚决防止简单化、乱作为,坚决反对不担当、不作为。”我们预计今后中央会强化对各级领导干部专业能力的考核。

纵观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它对可能出现的困难有了充分的预估和研判,对明年的经济工作进行了精准的部署安排,创新频出、亮点纷呈,大幅提振了市场信心,让人们对明年我国经济实现健康高质量发展更加充满期盼。(中国社会经济调查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发展研究院院长  王彤)

河南将设两只政府引导基金,总规模50亿

日前,河南省召开“促进天使风投创投基金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新闻发布会。河南省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何雄介绍说,为推动天使风投创投高质量发展,河南将率先在生物医药新材料、数字经济两个重点产业赛道设立政府母基金。

从出资比例看,省数字经济引导基金30亿元、省生物医药新材料引导基金的20亿元中,省财政认缴出资基金份额的30%,市、县、开发区认缴基金份额的40%,省属国有企业与省财政按1∶1比例对子基金协同出资,进一步带动银行信贷等传统金融支持。

据介绍,这两只基金在运作模式上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是定位上突出政策性,发挥引导作用。两只引导基金中政府出资的财政性资金,将纳入预算管理和公共财政考核评价体系,不以营利为目的。纳入预算管理,向社会传递稳定出资预期,彰显发展天使风投创投基金的决心和信心。纳入公共财政,设定较为灵活的让利措施,超额收益更多留给基金机构和社会资本,让基金机构和社会资本更大比例享受被投企业的股权增值红利。同时,出台尽职免责、保值增值、持股跟投、考核评价等制度,形成鼓励创业、宽容失败的创业投资生态环境,支持政府引导基金聚焦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科技。

二是策略上锚定母基金,重在招引机构。两只基金作为政府母基金,不直接投项目,而是通过招引和培育优秀的天使风投创投机构,凭借专业机构灵敏的市场嗅觉和丰富经验,让基金机构发现企业价值,设立子基金或者跟投,配置资本资源。

三是投向上突出重点领域,扶持原始创新。加强与生物医药新材料、数字经济两个领域的优秀投资机构对接合作。生物医药领域重点投向创新药、现代中药、诊断检测、高端医用耗材等行业。新材料领域,重点投向新型功能材料、高性能化工材料、先进金属材料等行业,支持对省实验室体系的科技研发项目进行精准孵化。数字经济领域重点投向先进制造业、产业数字化转型、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等。

四是运作上坚持市场化,专业事交给专业人。实行所有权、管理权、托管权相分离的运作机制,秉持“建制度、不干预、强考核”方针,省级层面建立健全规模调整、考核评价和让利容错等制度体系,组织审计监督、绩效考核。政府不干预微观操作,授权省属企业建立专门的基金机构、招募专业人才或者遴选国内知名母基金管理机构进行管理,负责具体投资运作。子基金由其管理机构按照协议约定的投资领域和范围进行自主决策。在监管上,设定科学的考评指标体系,对效果不佳的合作子基金管理机构进行更换或终止合作。

五是推进上省市县协同,统筹发展合力。省级主导,鼓励发展有决心、产业有基础的市、县、开发区参加引导基金设立,形成三级政府出资。从出资比例看,省数字经济引导基金30亿元、省生物医药新材料引导基金的20亿元中,省财政认缴出资基金份额的30%,市、县、开发区认缴基金份额的40%,省属国有企业与省财政按1∶1比例对子基金协同出资,进一步带动银行信贷等传统金融支持,瞄准一流人才、一流创新平台和头部机构、头部企业,省市县联动打造天使风投创投基金服务体系,全方位嫁接金融和科创资源,为地方产业发展赋能。

此外,河南还将积极对接优秀天使风投创投机构和各类私募股权基金管理机构,组织开展“投资机构看河南”系列活动,完善招引政策,力争5年内吸引100家国内外优秀投资机构落户河南。

合肥将设立总规模200亿元的政府引导母基金

12月16日,合肥市人民政府印发《合肥市促进股权投资发展加快打造科创资本中心若干政策》(以下简称《若干政策》),从发挥政府基金引导作用、支持股权投资基金及人才集聚、激励股权投资基金扩大投资、优化股权投资服务环境等4个方面,制定了12条具体举措。

发挥政府基金引导作用方面

一是引导设立专项基金。设立总规模200亿元政府引导母基金,分行业领域,引导社会资本设立各类专项基金。其中,参股主投成长期、成熟期专项基金的出资比例不超过20%;参股主投种子期、初创期专项基金的出资比例不超过40%;参股主要开展天使投资的出资比例不超过50%。对合肥市重点产业链强链延链补链有重大促进作用的,出资比例可适当提高。

二是明确参股基金返投比例。参股专项基金返投合肥市比例不少于1.5倍,对社会资本出资比例较高或规模较大的专项基金,返投要求可按照“一事一议”给予适当放宽。专项基金投资企业迁入合肥市的,视同投资合肥市项目。

三是激励参股基金加快投资。专项基金2年内投资进度超过基金规模70%的,按投资合肥市金额的1%给予最高200万元奖励。投资期结束后,专项基金投资合肥市企业比例超过75%的,给予100万元奖励。四是参股基金让利。专项基金投资种子期、初创期科技型中小企业产生的超额收益,根据基金返投比例,给予50%-70%的让利。

支持股权投资基金及人才集聚方面

一是引导各类基金落户。对新设立或新迁入各类基金,按其管理团队对合肥市贡献给予奖励。引导各类基金入驻合肥市金融集聚区,由辖区政府免费提供办公场所或给予房租减免、补贴。

二是建立基金高端人才智库。集聚国内外股权投资领域高端人才,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为全市金融产业发展提供人才培养、决策咨询及定期发布合肥市金融发展情况报告等服务。

三是强化人才政策激励。国内知名股权投资机构高管或在合肥市具有成功投资经历的基金管理机构高管,可比照市重点产业优秀人才享受有关政策。

激励股权投资基金扩大投资方面

一是激励加大投资力度。按基金对合肥市种子期、初创期科技型企业实际投资额的10%,给予管理机构最高500万元奖励。对基金投资合肥市种子期、初创期科技型企业发生的损失,按实际损失额的20%给予最高500万元补贴。

二是激励招引重点项目。基金管理机构通过项目资源重组及并购等方式,引进的重点产业链项目,按项目投资额的2%给予最高2000万元奖励。

优化股权投资服务环境方面

一是建立股权投资服务平台。鼓励各类基金及基金管理机构入驻合肥市中小微企业融资综合服务平台,建立资本与项目常态化线上对接服务机制,实现资本与项目无缝对接和投贷联动。

二是支持举办股权投资对接活动。支持综合服务平台运营企业定期举办线下路演、专业论坛等活动,促进市重点产业链企业项目、各类科技创新项目与资本对接。围绕股权投资发展需要,支持引进和培育资产评估、资信评级等各类专业服务机构。

三是建立优质股权投资项目动态发布及推介机制。要求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各载体、科技成果转化各平台、市重点产业链、各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各类产业园区和创业创新载体等牵头及管理单位,以及各级投资促进部门和政府投资基金机构强化优质股权投资项目梳理及储备,及时在市中小微企业融资综合服务平台动态发布股权投资项目需求,并全程做好跟踪服务。

海南,设了100亿母基金

12月24日,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投资基金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设立由海南省政府出资、按市场化方式运作的省级政府投资基金母基金,基金规模为100亿元人民币,主要投向重点产业、重点园区、重大项目。

据《办法》,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投资基金(以下简称自贸港基金)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科学决策、防范风险”的原则,通过专业化投资运营管理,促进基金持续健康运行,保障政策目标有效实现。除省委、省政府确定的重大投资项目外,自贸港基金原则上采用“母-子基金”投资方式运作,出资比例不超过子基金规模的30%,且予以末位出资到位。

自贸港基金主要投向以下领域:

(一)持重点产业发展。支持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热带特色高效农业等主导产业发展;支持数字经济、石油化工新材料、现代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以及深海科技、南繁育种、航天科技等“海陆空”未来产业发展;支持培育中小微企业向“专精特新”发展。

(二)支持重点园区发展。支持海口江东新区、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和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等省内各园区的产业培育与集聚,鼓励有条件的市县和园区与自贸港基金合作设立子基金,推动形成“一园区、一基金”发展格局。

(三)支持重大项目建设。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支持未来预期现金流可以覆盖投资成本、退出有保证的重大项目建设。

在对子基金的要求方面,返投比例设置也比较合理,返投认定标准较灵活:子基金投资省内企业的金额应不低于自贸港基金出资额的1.5倍。省内企业应开展实质经营活动,并包括下列情形:

1.子基金所投企业注册地位于省内,且投资额应不少于自贸港基金出资额;

2.子基金存续期内,所投企业迁入省内、被省内注册的企业收购或者在省内设立子公司;

3.子基金设立后,子基金管理公司在管的其他非省内政府投资基金新增投资的注册在省内的企业。

在让利政策方面,《办法》指出,为更好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自贸港基金可以获得的超额收益为限,按子基金返投任务完成情况对管理机构和其他出资人实行分档让利。子基金投资省内企业金额达到自贸港基金出资额2倍、2.5倍和3倍的,自贸港基金可分别将该子基金投资所得超额收益的20%、40%和60%进行让利。

值得关注的是,《办法》强调要建立容错机制,鼓励大胆创新。自贸港基金运作遵循客观规律,合理容忍正常的投资风险,不将正常投资风险作为追责依据。我们认为,对引导基金而言,容错机制至关重要,海南省此次在《办法》中明确合理容忍正常的投资风险,是极其市场化的举措。

并且,在绩效评价方面,《办法》也有亮点:省财政厅负责对自贸港基金整体投资运营情况开展绩效评价,但不对单只子基金或单个项目盈亏进行考核。绩效评价结果实施百分制和四级分类。四个级别分别是:优秀:90(含)100分;良好:80(含)90分(不含);合格:60(含)80分(不含);较差:60分以下。

绩效评价指标主要包括政策指标、效益指标和管理指标等:

(一)政策指标(40分)。主要考核基金落实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情况,撬动社会资本情况,投向省内项目情况,支持园区发展情况,支持产业发展情况,资本招商情况等。

(二)效益指标(30分)。主要考核基金投资进度情况、投资回报情况等。

(三)管理指标(30分)。主要考核基金规范管理情况,包括信息报告、资金使用监控和风险控制等情况;投后增值服务情况;项目储备情况等。

自贸港基金绩效评价结果与管理费支付等指标挂钩。绩效评价结果为优秀的,按年度管理费的100%进行支付;良好的,按80%进行支付;合格的,按60%进行支付;较差的,按40%进行支付。

绩效评价是近年来引导基金走向规范化管理的重点发力方向之一。2020年2月21日财政部发出《关于加强政府投资基金管理 提高财政出资效益的通知》,明确要求实施政府投资基金全过程绩效管理,财政部门可组织对基金开展重点绩效评价。对于政府引导基金来说,虽然国家层面早已出台多项政策要求建立引导基金绩效评价体系,但是指标数据难量化、评价过程缺乏变通性、评价结果的可应用性不高等问题仍是各地引导基金绩效评价实际操作中的痛点。如今海南自贸港基金在管理办法中明确了绩效评价结果实施的分类与各评分指标标准,且自贸港基金绩效评价结果与管理费支付等指标挂钩,也将为中国母基金行业在绩效评价方面走向规范化带来示范性作用。

此外,《办法》在附则中指出,海南省工业和信息产业投资基金等省政府投资基金可参照本办法执行。这意味着海南省的政府引导基金均可按照以上办法中的规定运作,无疑是有了更为科学合理且市场化的运营标准。政府引导基金正进入存量优化阶段,对基金精细化管理、运营效率提升做出更高要求,而以市场化倒逼政府引导基金变革是未来趋势,同时也能提高政府引导基金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效率。海南省的引导基金正向规范化、市场化的方向大步前行

五部门联合印发中医药文化传播行动实施方案 为中医药振兴发展注入文化动力

日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广电总局联合印发《中医药文化传播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5年)》,部署推动“十四五”时期中医药文化传承弘扬工作。

《方案》指出,开展中医药文化传播行动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推动中医药文化传播,使中医药成为群众促进健康的文化自觉的重要举措。强调要坚持和加强党对中医药文化建设工作的领导,深入挖掘中医药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充分发挥其作为中华文明宝库“钥匙”的传导功能,加大中医药文化保护传承和传播推广力度,推动中医药文化贯穿国民教育,融入生产生活,促进中医药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中医药振兴发展、健康中国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文化动力。

《方案》明确,要挖掘整理中医药蕴含的中华文化内涵元素,提炼中医药文化精神标识,凝练推出一批具有中医药特色和底蕴的中医药典故和名家故事;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和途径,打造一批中医药文化体验场馆,开展一批群众性中医药文化活动,建设一批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角,创作一批针对不同受众的中医药文化产品;将中医药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引导中小学生了解中医药文化的重要价值,推动开展形式多样的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积极建设校园中医药文化角和中医药文化学生社团;推进中医药文化传播常态化机制建设,培养建立中医药文化传播工作队伍,定期监测公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

《方案》要求要形成推动中医药文化传播与知识普及的强大合力,将中医药文化传播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全局工作谋划推进,确保各项任务扎实有序推进,营造有利于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万美资本与浙江大学现代中药研究所达成战略合作

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迅速发展,中国已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口老龄化也正在加剧。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末,我国人口已达到13.95亿(不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其中60岁以上人口为2.49亿,65岁以上为1.67亿。老年病、慢性病凸显,同时疾病谱也年轻化。高血压、糖尿病、痛风、脑卒中、冠心病等疾病屡见不鲜。高血压是世界第一大威胁生命的因素,国内患病率高达23.2%,知晓率却不足50%。糖尿病患者人数更是位居全球第一。

对照日本汉方药发展史,18-19世纪这一阶段,汉方药受到西药冲击走向衰落。但1970 年后,随着日本经济快速现代化,慢性病、过敏性疾病患者迅速增长,尤其是老龄化带来了大量的老年病,中药独特的疗效再度被挖掘。西方医学对这类疾病往往较难解决,而汉方医学却可取得不错的疗效。叠加后续医保覆盖、政府监管、政策支持等各方面因素,汉方医学重新崛起。目前,约90%的日本医生会开汉方药处方,处方用汉方药每年以15%的速度增长。日本约6 万家药店中,经营汉方制剂的高达80%以上。近80%的日本人认为,汉方医药治疗慢性病十分有效,60%的日本人认为汉方药能促进健康长寿。获得患者认可的同时,质量管控、医保体系均逐步完善。

与化药的单一化学分子式不同,中成药药理十分复杂,其质量及疗效更多依赖于其原料药-中药饮片。中药饮片亦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在政策层面上具备优势,在公立医院销售不受“零加成”和“药占比”影响,且不在省级集中招标范围。

万美资本与浙江大学现代中药研究所达成战略合作,促进中医药理论、研究、应用和社会资本的深度融合。双方将围绕以中药饮片为核心的中医药产业展开全方位合作,包含产业基金、技术研发、生产智能化、饮片产业链下游拓展、植物萃取、人才培养等。充分发挥各自在技术、管理、资本及资源的优势,致力于从的全周期角度,推动中医药产业发展,为全民的健康提供更好的服务。

中医药发展迎来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

中医药是我国传统医学的瑰宝,作为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和重要的生态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中医药在疾病的预防、治疗以及养生保健等领域有着独特的作用和优势,强调整体把握健康状态,注重个体化,突出治未病,临床疗效确切,治疗方式灵活,养生保健作用突出。

中医药是中国五千年实践科学的智慧结晶,其长期有效的实践循环论证蕴含着深厚的科学内涵。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关中医药的传承及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

近年来,中医药发展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大力支持,先后发布了《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2015—2020年)》,《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医药“一带一路”发展规划(2016-2020年),“十三五”中医药科技创新专项规划等文件。中医药总体规模不断扩大,发展水平和服务能力逐步提高,国家战略取得重大突破。初步形成了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整体发展新格局,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度明显提升。

特别是由习近平主席亲自签发并于2016年12月25日颁布,并于2017年7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作为我国首部为振兴传统中医药而制定的国家法典,对于中国中医药的发展有者里程碑式的意义,同时也充分说明了党和国家对于中医药的高度重视,该法为中药大健康产业发展提供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持。

中国中医研究院药学家屠呦呦因成功提取出新型抗疟药青蒿素挽救数百万生命,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这一成就也让世界对中国的中医药刮目相看,进一步提升了中医药的国际地位和认可度。

当前,中医药发展站在更高的历史起点上,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中医药发展摆在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位置。